1、参赛方式
(1)参赛对象及范围
本次大赛面向华南农业大学全体学生和教师,鼓励跨学科组队。
专业赛道:参赛团队由1-5名在校学生组成,可根据需要邀请1名指导老师;
业余赛道:参赛团队由1-3名在校学生组成,无需指导老师。
(2)报名方式
参赛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或登录https://www.wjx.top/vm/wF5nCvT.aspx#)报名进行参赛。
2、参赛规则
(1)每支参赛团队只能选择一个赛道提交一个作品参赛;
(2)每个参赛队员只能选择一个团队进行参赛;
(3)参赛人员需要实名参赛,准确提交个人信息;
(4)每个团队必须明确“团队名称”,指定一名队长,负责各阶段的作品材料提交及沟通事宜;
(5)报名提交后将停止组队变更,不允许重新组队及成员增减。
3、作品要求
(1)数据来源
参赛团队使用自带数据的,需保证数据来源合法合规,不得侵害第三方的合法权利。
参赛团队使用主办单位提供的样例数据时,只能用于本次比赛,且赛后必须自觉销毁,不得将数据用于其他用途或交给第三方。
(2)作品原创
参赛作品必须保证原创性,不违反任何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一经发现,主办单位将取消其比赛资格和成绩并进行严肃处理。
(3)作品合规
参赛作品涉及以下情况的,主办单位将取消参赛团队参赛资格和成绩:
①涉嫌作弊行为;
②提交的作品包含不健康、淫秽、色情或诽谤任何第三方的内容。
(4)作品知识产权
参赛作品(包含但不限于算法、模型、方案等)知识产权归参赛团队所有,主办单位有权将参赛作品相关信息、参赛团队信息用于宣传品、相关出版物、指定及授权媒体发布、官方网站浏览及下载、展览等活动项目。
(5)作品形式
专业赛道:
①初赛:参赛团队提交作品以PPT形式呈现,以PDF格式提交,对作品的背景、创意、构思、原理、技术、价值等内容进行说明,所有素材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网站等。
②决赛:参赛团队提交作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程序代码/APP/算法模型/可视化成果的最终可运行成品,二是以PPT形式呈现,以PDF格式提交,包括对作品的背景、创意、构思、原理、技术、价值等内容的说明,所有素材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网站等。
业余赛道:
参赛团队提交作品以PPT形式呈现,以PDF格式提交,对作品的背景、创意、构思、原理、技术、价值等内容进行说明,所有素材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网站等。
4、评审规则
(1)评审条件
所有符合资格的参赛团队在初赛截止日期前所提交的作品均会纳入评审。主办单位不对任何因电脑、网络故障造成的参赛作品损坏、缺失、提交延时等后果承担责任。
(2)公平竞技
参赛团队禁止在指定考核技术能力的范围外,利用规则漏洞或技术漏洞等不良途径提高成绩与排名,禁止在比赛中抄袭他人作品、一经发现将取消比赛成绩并严肃处理。
(3)评审方向
主办单位将组织评审专家对作品进行评审,包括但不限于作品的成熟度、创新性、可行性、技术含量、社会效益、开放数据应用程度等因素。
(4)作品复现及验证
参赛选手需要配合主办单位对比赛作品的有效性与真实性进行验证,同时自行检查提交作品的正确性,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提交,主办单位不负责对比赛作品进行更改和调整。
(5)评审结果确认
主办单位对作品的评审结果一旦给出则为最终结果,不另对评审结果给出反馈意见。
(6)评审方式
专业赛道:
①初赛:主办单位线下组织专家对提交作品进行评审。
②决赛:采用现场答辩的形式,以“15分钟(PPT演讲+产品演示)+5分钟答辩”的方式进行,由大赛评委会进行现场打分评选。
业余赛道:
主办单位线下组织专家对提交作品进行评审。
5、组织方权利
(1)主办单位拥有对比赛违规、作弊行为的判定权和处置权,对影响比赛组织及比赛公平性的参赛团队,主办单位保留收回或拒绝授予其奖项、奖金的权利。
(2)若因故出现数据更新、评审代码更新、作弊检查等原因,主办单位有权对参赛结果进行重新测评并更新排行榜。
(3)主办单位保留修改比赛各环节时间,包括但不限于作品提交截止日期、线上线下活动日期以及颁奖日期的权利,主办单位有权随时暂停或终止比赛。
(4)主办单位保留调整比赛各阶段入围团队数量的权利,调整奖项设置及奖金数额的权利,收回或拒绝授予某个特定参赛团队奖项、奖金的权利。
(5)主办单位保留对比赛规则进行调整修改的权利,拥有对大赛的最终解释权。